返回列表 發帖

了解Bumpsteer

當車子駛過不平路面時極不穩定甚至自動轉向,剎車時不能直線剎停或減速而是左右擺動,很多人都會檢查或調教車子的toe-in/out去嘗試改善,當這些努力不收效時一般就只能放棄了,但其實還沒有絕望的,只要了解一下bumpsteer就行了。一般車子的前輪座是通過三個組件連接車身:下A臂、上A臂(即一般車的camber連桿)及轉向連桿。當避震機出現行程時(壓縮或伸展)會出現兩個影響:上、下A臂間的角度變化會影響camber(動態camber),而轉向連桿與上、下A臂的相對角度會影響toe-in/out,也就是所說的bumpsteer了。假設你的車子前輪左右都設定了一樣的toe-in/out,在直線行駛時前軸左右車輪的toe-in或toe-out角度互相抵消(例如在toe-out時左邊前輪把車帶向左,但右邊車輪同時把車帶向右,兩者抵消)令車子直線行走,但在駛過不平路面時,避震機無可避免會出現行程。同樣在之前的toe-out例子裡 ​​,假若左方的避震機被壓縮後增加了左前輪的toe-out,可以想像原本平衡的toe-out設定將被破壞,這時左前輪的toe- out將大於右前輪而使車子傾向左轉,逼使車手作出轉向調節,影響車速。Bumpsteer的影響在剎車時也會出現(前軸避震機同時壓縮),效果就如突然間將車子的toe-in/out加大了(左右同時增加),結果自然是車子出現很不穩定的左右擺動。事實上,bumpsteer在彎中也有作用,由於在彎中內外側的避震機行程相反(外側避震機壓縮,內側避震機伸張),bumpsteer作用會更明顯,例如外側車輪增加toe -out,則內側車輪增加toe-in,減少轉向(推頭),或外側車輪增加toe-in,則內側車輪增加toe-out,增加轉向(甩尾),只是在彎中的動作有太多其它因素所左右,很難單獨感覺bumpsteer的作用而已。作為調車的起點(除非你有特別需要而又清楚知道自己在做甚麽),bumpsteer建議應設定為零,即無論避震機行程為何(壓縮或伸展),前輪的toe-in/out設定仍保持不變。如何設定?請看下圖:













圖中上、下A臂的延伸線(紅線)將在遠方一點會合,調教bumpsteer就是調節轉向連桿的角度,使它的延伸線(藍線)能和上、下A臂的延伸線(紅線)在遠方的同一點會合。這樣的話,bumpsteer就會是零。一般車子原廠設定bumpsteer都會比較小,不會對行車錶現有太大影響,但若你要改動前軸的滾動中心(即上A臂的角度)的話,你就必須要考慮或留意bumpsteer隨之而來的變動,用墊片適當的調教回零bumpsteer的狀態。另一方面,若想利用bumpsteer來作為轉向輔助的話,從假設上圖中轉向連桿已經設定在bumpsteer零度開始,增加轉向連桿向車輪方向傾斜會增加bumpsteer的toe-in(即在彎中增加轉向),而增加轉向連桿向車身方向傾斜會增加bumpsteer的toe-out(即在彎中會減少轉向)。但世事不會完美,這樣做的話將會減弱車子在通過不平路面時的穩定性,魚與熊掌最終還是要車手自行取捨。
附件: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。沒有帳號?註冊

返回列表